刚刚看完电影《绝杀慕尼黑》,片末,前苏联篮球队三秒夺冠反败为胜的真实历史,不仅令当年的苏联人兴奋跳跃,也令无数观影人内心汹涌澎湃,为之动容。电影无国界,体育也无国界,多年后影片幕布前的我,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真挚的热烈,来自前苏联篮球队,来自他们每个人拼命夺冠的瞬间。
苏联人打败保持了36年全胜纪录的美国队的传奇故事,可以说是个奇迹。那么,撑起苏联队员乃至全国人民胜利梦想的关键是什么呢?我想,是实力与信念,二者缺一不可。前者体现在他们日复一日的坚持训练,负重奔跑、跳跃打球等等,流过的每一滴泪与汗都不会说谎。
而信念,首先是加兰任教练给的,他对队员们的每一分付出,都是有目共睹的。他拿出儿子的医疗费救治身患重病的队员、解决球员近视问题等,力排众议相信他的所有球员。
真心换真心,有的队员以回乡参加婚礼之名想要退出国家队,但教练对篮球的执着和梦想感染了他,使他留了下来;被医院判处“死刑”的队员忍下病痛最终上场投进了决定性的一球,为队争荣为国争光;时值立陶宛从俄罗斯分裂独立,又身处国外遭遇恐袭的球员本想趁机申请政治避难叛离苏联,但在最后一刻回了头选择继续战斗……
其次,这一信念来自于苏联队员们身上勇敢不灭的体育精神,相信一切皆有可能,不到最后一刻绝不轻言放弃!回归现实,我们大多数人并非专业运动员,只是某项体育运动的业余爱好者,体育精神于我们的意义,或许就在于超越自我,在于激发潜能……
剧中有一句话“篮球是一项绅士运动。”深得我心。什么是绅士?绅士不是像美国队一样为了赢而不择手段,蛮力冲撞。而是骨子里的纯洁,纯洁的正当的对手才是绅士。再者来说,任何运动都不是单纯的蛮力对抗,胜利其实更倾向于智慧与体力的平衡。篮球如此,跆拳道如此,马拉松长跑等等亦都是如此。
另外,苏联队队医的监视行为我没太看懂,后得知他可能是“克格勃”,负责监视队员、教练、领队、甚至官员,出于政治需要,也难怪各方似乎都产生了一种在他监视和高压下的不安和躁动。从这方面看来,不仅出于队员个人的体育精神追求,更出于政治与生命安全的需要,苏联人比美国人,更需要赢下这场比赛!
甚而还有一幕细节非常动容,引人深思。苏联队在对抗美国大学生队时,主力干将的膝盖受伤只能简单拿冰块冰敷,面对同样情况的对手队员却有更为先进的药物能更快的治疗恢复迅速上场,可见两国队员基础条件差别之大。在这样的对比之下,苏联队奥运会篮球赛最后的胜利更显得可贵了。
更值得一提的是,高潮比赛的片段,高超的运镜技巧完美地呈现了球员的技术动作,用镜头真实还原了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篮球决赛的现场每一秒。运镜顺畅,节奏快慢有致,把握细节,行云流水,实为惊叹。说是该影片的“绝杀技”不为过。


绝杀慕尼黑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2017)

又名:一跃而上 / 一跃而起 / Going Vertical / Three Seconds / Dvizhenie vverkh

上映日期:2019-06-13(中国大陆) / 2017-12-28(俄罗斯)片长:133分钟

主演:弗拉基米尔·马什科夫 约翰·萨维奇 马拉特·巴沙罗夫 谢尔盖 

导演:安东·梅格尔季切夫 编剧:Nikolay Kulikov/Andrei Kureichik

绝杀慕尼黑的影评

玥er
玥er • 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