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7-01-03

地雷战:一辈人的时代记忆

虽然影片看的人们热血沸腾,但历史上地雷战的真相,却一直云里雾里。甚至一度有人撰文,称《地雷战》是“科幻影片”,历史上真实的地雷战对日军几乎没有威胁,反而常常误伤自己人云云。
以前看过一本书:《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作者萨苏在里面引用了一段介绍真实战场上敌后根据地民兵的“地雷战”情况:

“其实,抗战时的民兵地雷,原本没有多大杀伤力,能不能炸死人都难说。
民兵使用的地雷,厉害的有两种:一种装填黄色炸药,这是兵工厂生产的,每个村只发几个。如果打了胜仗,立了功也能再奖励几个,总之十分难得;另一种是特大号地雷,可这玩意儿不仅成本高,而且容器不好找,还不容易伪装,所以用的也不多。
最常见的是装置火药的“铁西瓜”,实际上就是个大鞭炮,主要靠混在爆炸物里的铁片、石子伤人,嘣得好能打中要害、嘣得不好也就是个烧伤。因此,在真正的地雷战里,那种“地雷一响,鬼子就飞到天上”的场面其实不多,更常见的是——“轰”的一声,鬼子突然就变成个黑不溜秋,浑身冒青烟的灶王爷,怪叫着又蹦又跳。”
(萨苏:《国破山河在: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山东画报出版社,2007年7月,第303页)
那么这本书里关于地雷的介绍又要多少真相呢?我们不得而知,历史大概就是前人杜撰。课本中的历史只可信1分,其他9分也许都是杜撰的。这一杜撰历史的习惯,从何而来呢?从古便有,中国古代的史官不受皇帝的管制的。皇帝的权利再大,也无权修改历史。相传有一位皇帝劣迹斑斑,知道史官把他的事迹都写在了史书里,于是杀头。古代的史官采用世袭制,他的儿子继位,依旧按照原来的去写,皇帝又将他杀死。孙子继位,又是写一样的东西。皇帝只好妥协,他知道,杀了无数位史官历史也无法改写。从前的史官比我们现在书写历史的人多了什么呢?气节。宁死不屈,这种品质我们的老祖宗是真的有,现在倒是不多了。
这样看来,我们古代的历史该是客观的啊。依然不是,因为史官自己会带着个人的感情书写历史,只是会相对现在客观一些。我们看司马迁写《史记》,写的很好,但是他带有主观色彩,所以史记那么好看,那么有趣。
当然,这部电影历史改编,拍成一部动感十足,情节流畅的影片已是成功。说它成功,依然是因为那个年代,那个三观,放在现在,拍出这样的影片我们观众是不会买账的。但我们永远在站在那个时代看问题,他人的观点看问题,这是一样的。
通过这部影片,感受最大的不是抗日精神的伟大,不是烈士的高尚,是中国人的聪明。无论这部影片关于中国抗战历史有没有夸大其词,有没有去真存伪。中国人的聪明确实是真的,我相信中国人确实能够发明那么多类型的雷。
我们中国有文化的盛世“诸子百家争鸣”,在清朝以前我们的文化在世界上均是制高点。不包括我们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中国人的这股聪明劲也是事实。如今,美国的硅谷,真正的人才都是中国人,中国人不光聪明还勤奋。所以说,在哪里中国人只要想,都会活得很好。
但我们获得诺贝文学奖的却很少,鲍勃·迪伦这位来自美国的民谣大师终于在2016年荣获诺贝尔奖。细数中国历史,荣获诺贝尔奖人寥寥。为什么呢?中国人太聪明了,太务实了,我们太会运用一点的才能来赚一大把钱了,于是脚踏实地去做事的人就很少;另外,在中国解决温饱,走入小康依然是个难题,所以获得生产力才是第一目的。
如果我们运用抗日战争中的智慧,外加抗日战争中不屈不挠的精神来做学问,这个社会会更好一点吧。

地雷战(1963)

又名:Landmine Warfare

上映日期:1963-05(中国大陆)片长:74分钟

主演:白大钧 吴健海 张长瑞 张杰 张汉英 

导演:唐英奇 徐达 吴健海 编剧:柳琪辉 Qihui Liu/屈鸿超/陈广生 Guangsheng Chen